#春季图文激励计划#李嘉诚港口交易倒计时10天,局势却突然生变,一边是美国财团与特朗普的步步紧逼,一边是中企的潜在接盘与巴拿马政府的态度转变。不得不说,这场被李嘉诚家族称为"纯商业行为"的交易,已经完全演变成一场关乎大国博弈的战略角力。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紧急现身北京,又释放了哪些信号呢?
根据环球时报报道,长江和记与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已就原则性条款达成共识,贝莱德将于4月2号投票作出最终决定。这场看似已成定局的交易,近日却出现了不少反转的迹象。
据悉,李嘉诚次子李泽楷3月23日突然现身北京,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;其次是中远海运港口暗示对符合战略的资产"感兴趣";最后是巴拿马政府在会见中方特使后,对此项交易态度微妙变化。更有意思的是,美国国会内部也有议员质疑贝莱德可能形成"垄断",这场交易面临着多方掣肘,变数正与日俱增。
实际上,特朗普政府对这次交易的态度相当急切,贝莱德CEO芬克亲自向特朗普汇报进展,而后者更是直言"不会把港口交给中国"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美国已经在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计划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停靠费,几乎是原来的50倍。而且,一旦拿下这43个分布在23个国家的港口,美国就能随时切断中国的海运生命线。美国这是打算重塑全球海运格局,进一步封锁中国的海上贸易通道,尤其是巴拿马运河两侧的港口,简直是掐住了中国的咽喉。
但是问题在于,巴拿马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。中方特使访问巴拿马后,巴方表示"港口事务应符合地区安全与发展利益",言外之意很明显,巴拿马并不想把港口主导权拱手让给美国。更重要的是,中方已经开始在多方面部署反制措施,从中欧班列加速到东南亚港口建设,中国正在快速构建替代方案。此外,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也已介入调查这桩交易是否存在垄断或安全隐患,中国外交部更是明确表态,不会对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坐视不管。
而长江和记这边的日子也不好过,短短11个交易日内,公司市值蒸发了323.6亿港元,原定的业绩发布会也被迫取消。李嘉诚家族或许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,于是派出次子李泽楷前往北京"灭火"。虽然李泽楷表面上只是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,但其身份的特殊性和时机的敏感性,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港口交易。李泽楷此行很可能是希望在最后关头和中方沟通,为长江和记留下转圜余地。与此同时,中远海运的表态也像是给李嘉诚一个台阶下,暗示中企可能成为接盘的最佳选择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场港口交易从一开始就不是一桩单纯的商业行为,而是关乎国家战略安全的大事。李嘉诚作为中国商人,在关键时刻选择将战略资产卖给美国,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都已经触碰到了国家利益的红线。随着中方多管齐下的反制措施逐步展开,加上巴拿马政府的态度转变,以及贝莱德在美国国内面临的垄断审查,这桩交易的前景已经变得极为不明朗。
最后10天内,李嘉诚家族究竟会作何选择?是继续一意孤行,还是及时止损、转向中企?毕竟,若得罪了14亿人民,再多的利润也难以弥补失去的市场和声誉。作为商人,李嘉诚或许需要重新考量,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得失之间,做出一个真正明智的选择。